柒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秦工程兵 > 第三百一十五章 织布机

第三百一十五章 织布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分绞棒”是古时人们在织布时发明的东西。

正如之前所言,织布就是像编筐一样将纬线一根根交错穿插在经线中。

如果是手工制作且每根纬线都要这么穿插一下,其工作量显然太大。

于是人们就想出一个办法:将经线头尾固定并崩直,接着在经线单双数错开插入一根“分绞棒”,这样经线的单双数便始终都处于错开的状态,纬线只需要在提起“分绞棒”时形成的“织口”中穿过就可以了。

到了战国时期,虽然已经有了脚踏式织布机,它其实跟“腰机”的原理一样,只是加上了机架、综框、辘轳和踏板,全名为“脚踏提综斜织机”。

古时的纺织其实是各有其意。

纺即纺纱,指的是将苎麻纤维纺成纱或线

织即织布,指的是将纱线织成布。

近现代因为工业化生产两者同时进行,甚至不需要纺直接就可以制成布,于是纺织才被当成一体。

而秦时两者都是相当繁琐的工作。

不过依旧还有许多人使用这种原始的织布法。

沈兵认为这主要是与百姓制作水平和生活水平有关。

不过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繁琐但不复杂,要的是一遍一遍又一遍周而复始进行同样的重复。

比如织布,它实际上就是跟编筐一样,分经、纬线,然后将经纬线互相交错编在一起就成一块布。

只是因为纱线很细,于是手工编成一块可以制成衣服的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这也成倍的提高了衣服的成本……其成本绝大多数是人工成本。

原始的织布机是腰机,也就是坐在地上将经线的一端用麻绳固定在腰上另一端用双脚顶住以“分绞棒”分开经线单双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