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剑吞鸿 > 第106章 名家巨擘,搅风弄云(上)

第106章 名家巨擘,搅风弄云(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毕竟,没人想同这么一位死板、刻薄、尖酸、倔强的老头儿做盟友。

既然才学已显,当时的东方春生也无心庙堂,便自请封官挂职,往后余生,一生三下江湖。

公元303年,东方春生入长生境界,北出刑名山庄,开始一下江湖,这一路,他辩尽天下名士,访遍天下山水,归来后闭门五载,散尽半生心念,著《山川风度》一书,洋洋洒洒二十余万字,道尽了天下间的名山名水,包藏了大半生的所感所悟,被世人成为‘人间不二奇书’。

公元325年,刘彦欲重划九州,邀东方春生再出刑名山庄,东方春生踌躇满志,再下江湖,助刘彦观山水、察人事,又入致物境界的东方春生,再散心念,江头挑灯、峭壁提笔,为刘彦勾画了《九州山水图》,更引荐了刘权生、夏晴、邓延等一干才俊,为刘彦重划九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方春生始终没有变。争权夺利的庙堂,也从来没有变!

在神武帝的授意下,从那以后,大汉朝廷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八个字三缄其口,对道、法、阴阳、农、墨、名等百家学说的发展,亦不再遏制,反而有了暗中支持的迹象。

因原因种种,刘谌生前,虽未将革新国政大略之事提上日程,但对江湖百家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却也越来越大力支持,更征召了一些如周庵、东方春生般的名家大才,入朝为天家效命。

虽然神武帝刘谌此生未能革新朝政,但他却为他一手缔造的庞大帝国的继承者,刘彦,在儒家圣地贤达学宫埋下了一枚暗子,期许有朝一日掀起滔天巨浪,而这,便是几百章以后的后话了!

......

书归正传,这东方春生,即是名家大才,又是官场异类。

事成之后,东方春生面对丞相吕铮给的太常寺祭酒这小小的六百石官职,东方春生再次封金挂印,卷袖而去!

这两件事儿,书里都没有写过。他写过的那两本书,世人也没有见过!

从此以后,东方春生再没有成为入境文人,他的故事,也逐渐淡忘在历史长河里,无人提及,如今的世人提起东方春生,只知道他是有名的诵书人,知道他的的儿子是如今名家的执牛耳者,在回想不起其他了!

至于这第三次下江湖,东方春生也记不得时间了。他只记得,他本想老死在刑名山庄,但他的宝贝孙女东方羽耐不住寂寞清冷,想出去玩一玩儿,而他也正好有些心愿未了,便又从刑名山庄跑了出来。

往事不必多提,此刻的东方春生,站在原是望北楼,后因望北楼焚毁而被轻音阁兼并扩建的十字路口,不胜唏嘘。

若所记不错,东方春生今年应是六十有九,他出山那年,刚刚二十满三,当年老爷子玉树临不临风咱不知道,可他出山的年纪,绝对算得上风华正茂。

东方春生师从何人,至今也没人说得清楚,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当年,陆凌他爷爷,仍在朝中任职的平原将军陆机,千里迢迢前往刑名山庄,寻求名家雄辩之才出山相助时,东方春生便卷着铺盖,一个人从名家圣地刑名山庄走了出来。

哼!老爷子就是这么神秘!神秘到连老爷子自己都忘了许多本该被世人称颂赞美的事情。

当年未央宫中,这位倔强执拗的老爷子说了啥、咋说的,史书上那是一笔都没有写!不过,根据羽林甲卫回忆,当日散朝之时,所有的主和派皆怒目喷张,皆图杀东方春生而后快,若不是主战派诸武将护着,恐怕东方春生这小命儿,当日就要扔到那了。

可能是得罪人的事儿,东方春生一次都给干完了。此后的东方春生虽然多福多寿,但在官场却始终不见起色,不论是党争、派别之争或世族之争,与他皆无关。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