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暴明 > 第四十四章 总督

第四十四章 总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始,东北满州**哈赤崛起,辽东陷落,明廷的注意力转向。大臣徐光启本人是天主教徒,主张铸造大炮,并派人来澳门向葡萄牙“教门兄弟”购买大炮,着二十多年耶稣会士由于给大明修历法、造红夷大炮而逐步渗入明朝的要害。

澳门葡人自从万历初年被允许在广州交易会上跟大明直接贸易,天恩何其厚也。可是葡人得寸进尺,得到好处后越来越嚣张,作奸犯科,不但偷税逃税,还在澳门私自建立城墙和炮台,完全不把大明放在眼里。

为此,崇祯四年,崇祯下令关闭广州交易会。从此,澳门葡人就需要偷偷的高价收购大明的货品了。

1642年年初,大明又关闭了广州交易会,这不总督施罗保想想尽一切办法才派了三个葡萄牙人代表去广州,请求重开广州交易会,理所当然的被总督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沈犹龙拒绝。

巡抚沈犹龙还上书崇祯皇帝,请皇帝命令不准葡人进入广州,耶稣会士由于给大明修历法、造红夷大炮而例外。

葡萄牙富商、贵族他们虽然表面上不得不宣誓效忠西班牙国王,但内心里却十分害怕马尼拉的西班牙当局的干涉和管辖。

因此,他们不仅感到原来旅日贸易船队司令及驻地长官主持下的自治机构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迫切希望成立一个真正独立、持久、稳定的自治机构,而且希望这个自治机构能取得更多的特权,使马尼拉西班牙当局无法插手澳门事务。

大明朝的广东官绅反对将葡萄牙人逐出澳门,广东官绅动机除了维护地方既得利益的一面,当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私心。

明中叶以降,上自朝廷重臣,下至封疆大吏,敲诈勒索、徇私舞弊,可以说无所不有。葡萄牙人以行贿手段客居澳门、借地生财,毕竟不似在本土上那样心地坦然。

正是由于葡萄牙人的这种忐忑不安的心理,广东地方官府时常借端对澳门葡萄牙人勒索敲诈。自从葡萄牙人在广东沿海贩私贸易,地方势豪即在贪官污吏的庇护下与之勾结串通,或劫掠边民,或违禁出洋,或贩私偷税。

将葡萄牙人赶出澳门,无疑是断绝地方官绅的财源。因此,资贸易以饷兵,留澳夷以守香山,不过是例数了几条能够说得出口的原因。

为了有效地控制澳门葡萄牙人,防范入侵香山、骚扰内地,以及奸宄勾结为害边民,明朝政府在广东官绅的吁请之下,于万历二年(1574年)谕令,在莲花茎南端“蜂腰”处(宽约50米,靠近澳门半岛),修建了一道中国古代城楼式的关闸门,置设官兵日夜把守。

关闸设立之初,每五日一启闭;未几,改为每逢初一、十五集日开放;到后来,关闸启闭,已无固定日期。澳门半岛内的葡萄牙人和其他外国人,其仰赖香山供给的柴米油盐及蔬菜、淡水等,唯有开闸之日才能运入澳门。

现在大明在澳门有官员驻守,最主要的官员是提调,不过澳门人都把他称作守澳官,是有一位可能是五六品的下级武官充任,他是代表大明负责澳门的行政、司法和外务等事物,现任守澳官名叫曾可信,是朱浩二叔的把兄弟。

上次朱俊祥去澳门买千里镜,就是曾可信介绍的,朱俊祥还把澳门的牙人给弄怕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