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后明余晖 > 第五〇〇章 美国的战略企图;底牌尽出

第五〇〇章 美国的战略企图;底牌尽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4月16日上午10:00,御前会议在文华殿紧急召开。

德社最新的官方广播已经赶工翻译完成,回响在偌大的厅堂中。

“翻书可算翻开新一页了,这下就看他那个什么罗斯福能受得了多少损失喽。”人事阁臣高仲南语气轻松地说道。

李光远伸手比划道:“两百万,不会再多了。”

说完,他看向了斜对面的程翰,问道:“督府预估的兵力呢?再说来听听。”

在铝材产量上,美国去年为25.7万吨;德社为19万吨,大明为6.2万吨。

至于石油产量,美国去年达到了惊人的18814万吨,一骑绝尘,全世界其它国家加起来还不赶不及。大明在拿下了南洋和缅甸油田以后也不过1230万吨;德社费了一番力气控制了巴库油田,再计入煤化油产量,总共也就2970万吨。

有这样澎湃雄厚的工业实力,美国人才胆敢两线作战,期望在这一次的大战向世界霸主的宝座发起挑战。

然而,工业实力汇集而成的产物能否远渡重洋有效投送到目的地,接下来能否汇集为强大的力量击败敌人?

最终的结果还不得而知。

后者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当下美国人口计约一万万三千万,适役人口之极限可达两千万,不过较合适的动员数字恐怕也就在千万出头,这个同以前的预估是一致的。”

林羲淡淡道:“这不是重点,就按眼下的局面,佛郎机跟亚平宁这两处半岛势必是要打大仗的,不过英美回选择哪处作为突破口还不好说。”

“都多山,不好打,打赢了也没法推进,容易重演欧战那时长久相持的状况。”程翰沉吟道:“最近搜罗的消息挺有意思的,英人似乎要派军到俄国那地方去。”

“四处挑事,英人终归是英人。”

周长风唯一可以百分之百笃定的是,美国人必然会在初期付出高昂的代价。

凯塞林山口战役证明,未经血与火磨砺的军队即使占据优势也极有可能反胜为败,无数生命换得的战争教训才能使一支军队成长和进步。

这次,轮到美国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直面德国人的兵锋了。

底蕴雄厚的美国人固然承受得起成千上万辆的坦克和飞机的损失,但相应的人员损失呢?

民众怎么可能容忍数以百万计的恐怖伤亡——这是对外干涉,不是保家卫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