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不明不清 > 第158章 御下之道2(白银加更9)

第158章 御下之道2(白银加更9)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孝陵卫职在护陵,不受地方和兵部调遣,更不用玩了命备战,这些消耗洪涛都不用四处打听就能猜到至少八成进了某些人的口袋。

与对周贵的描述相比,王安对抚宁候朱继勋的态度就没有地位超然之类的个人评价了,和念户口本一样,没多一个字也没少一个字。

洪涛更倾向于两种皆有。陈矩和田义的性格差不多,喜欢读书、作诗,说话文文静静,性格内敛,更像当代的士人。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这些工作完全可以由几个单独的机构代替,没必要养那么多闲人。根据户部的存档,景阳三年,仅南京太常寺、光禄寺、内宫监、神宫监用于祭祀的猪就达上千口。

现在洪涛算是全搞明白了,南京兵部既搬不动内守备周贵也搞不定几世备受恩典的勋贵朱继勋,所以才把目标瞄上了南京神宫监掌印。不管怎么比,杜学的根基最软,更容易成功。

但问题来了,杜学就算再没根基好歹也是司礼监外派出去的,俗话说的好,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与太皇太后、累世勋贵相比,有皇帝撑腰的司礼监应该更难斗一些,怎么会成了软柿子呢?

答案好像只有两个,第一,司礼监掌印陈矩的名声不够凶,手段不够强硬,给了外界一种可以适当占便宜的错觉。

王安的暗示起作用了,瞬间就让洪涛明白南京兵部为什么跳过内守备而直接弹劾神宫监掌印,合算是内守备根子太硬搬不动,相比起来神宫监掌印要好欺负点。

这个样子很利于和内阁大学士们沟通,要说万历皇帝也挺会选择秘书的,有了田义和陈矩在前面支撑,他缩在宫里不上朝会踏实很多,至少内阁和司礼监不会矛盾太多,勉强可以让朝廷运转起来。

“那内守备周贵呢?”从刚刚王安的叙述中洪涛听出个细节,南京兵部没有告南京内守备太监的状,而是把矛头瞄准了神宫监掌印杜学。

<div class="contentadv"> 按照明朝的规定,南京的军队主要由三个部门管辖,内守备、守备和机务参赞。内守备就是太监,通常出自北京司礼监,算是外派。守备由勋贵武将担任,机务参赞则为文臣,一般是由南京兵部尚书兼职。

按说这种事洪涛也彻底改变不了,还和以前一样扔给司礼监和内阁处理多省心。可他不是那种眼睛里能揉沙子的主儿,没能力的时候可以忍,手里有了点权力就总想着谁不服干谁。

这次南京兵部和神宫监互相攀咬,让他看到了一丝趁乱下手的可能。但在正式启动计划之前还得扫听下南京的详情,尽可能做到知己知彼,看看胜算到底有多大。

孝陵卫听命于内守备,由神宫监统领;振武营则在南京守备抚宁候朱继勋手里掌控,南京兵部空有参赞机务一职,手中却无强兵可用。”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